在台灣聲音表演領域中,有一種聲線讓人一聽就記住。低沈、溫柔,又不失穿透力——那正是張怡沁(又名「貓鯊」)的標誌性聲音。
來自台中、畢業於輔仁大學義大利語文學系的她,在華視訓練中心接受配音專業培訓後,於 2020 年正式踏入聲音圈,迅速在廣告配音領域嶄露頭角。憑藉她獨特的中低頻音色,很快成為許多品牌與平台青睞的聲音之一。
「不是貓砂,是貓鯊。」——聲音與綽號的記憶點
「大家好,我叫怡沁,也可以叫我貓鯊,不是貓砂的那個貓砂,是貓咪和鯊魚組合的貓鯊啦!」她笑說。
這個幽默的開場,道出了她自在又帶點反差萌的個性,也像她的聲音一樣,有溫度、有記憶點,令人會心一笑。
廣告配音入門,從幸運開始,也從「缺人」開始
「畢業那年剛好廣告圈缺新人,特別是低沈音色的女性聲音,所以我就接到了第一支廣告配音。」她坦言,自己算是幸運起步。聲線本身的獨特性,讓她很快獲得注意,也讓她找到自己的聲音定位。
隔年,她也因業界老師推薦,順利成為《鏡好聽》的簽約聲音主播,開始接觸有聲書領域,並持續至今。2025 年已是她從業的第五年。
「拋棄羞恥心,是聲音表演最核心的能力」
問起身為聲音表演者最重要的能力,她毫不猶豫地說:「是拋棄羞恥心的能力。」
她觀察到,很多年輕、聲音條件很好的人,卻「這一生都沒真正放開聲音說話過」。她認為這與文化背景、儒家思想有關——我們被教育要安靜、得體、不要喧嘩。但這樣的心態,反而成為進入聲音世界的最大障礙。
「聲音要『放出來』,你得先學會不怕丟臉,放開自我。」
多重經歷,堆疊出配音的厚度
除了語言與聲音能力,張怡沁過去還做過舞台劇演員、禮賓人員、工藝設計師、甚至短暫當過農場工人與木工師傅。這些與聲音無關的經歷,反而讓她更能感受角色的情緒、切換不同說話節奏,也讓她在配音表演時更具同理心與生活感。
結語:讓聲音成為人的溫度
無論是在廣告旁白、有聲書朗讀、或品牌影片中,張怡沁的聲音都讓聽者感受到穩定、信任與情緒。她用聲音說故事,也用聲音陪伴著更多人。
「我覺得我的聲音像是催眠者,可以讓人安心,也能讓人集中注意力。」
這份穩定與溫度,正是張怡沁的聲音魔法。
📌 更多張怡沁介紹與作品:
👉 迪駿錄音室 × 張怡沁配音員簡介
🔎 關鍵字:
#張怡沁 #貓鯊 #配音員 #聲音表演 #有聲書 #廣告配音 #迪駿錄音室 #聲音職人專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