🎙️ 張少綱(Gorn)專訪|配音員的聲音旅程與品牌靈魂詮釋
張少綱(藝名 Gorn)是台灣資深廣告配音員與企業旁白專業聲優,畢業於華視配音訓練班第118期,累積超過三年商業配音經驗。合作品牌包含 7‑Eleven、Mercedes‑Benz、Porsche、Yamaha、桂格等知名企業。本次專訪由迪駿錄音室策劃,帶你深入他的聲音世界──從聲音訓練、宅錄實戰,到他對台灣配音市場未來趨勢的洞察與分享。

一、聲音的起點:Gorn 的配音旅程
Q:張少綱老師,您當初為什麼會投入配音這個行業?能分享您在華視配音班的學習經歷與心路歷程嗎?
最一開始我其實是想當卡通或戲劇配音員。我從小就是電視兒童,尤其愛模仿周星馳電影台詞,唸到我家人朋友都嫌棄我說:「你那麼愛唸,不如去當配音員吧!」另外,我媽媽超愛看韓劇,我就想讓她有一天能聽到我出現在電視上,可以驕傲地說:「媽!妳兒子上電視啦!」
報名配音班純粹是當時離職後想休息一下,思考未來方向,剛好朋友建議我試試看配音,我就報名了。配音班對我最大的幫助,是遇見了很照顧我的怡君老師,她讓我認識到自己的聲音更適合往「商業配音」發展。配音訓練的重點,其實是幫助大家認識產業現況、認識自己的聲音,並學會如何「打開耳朵」,這真的非常重要。
深挖:您是怎麼從配音班進入商業市場的?有哪些關鍵契機?
我算運氣不錯,配音班課還沒結束,同學群組就有人分享客戶發案消息,我丟了 Demo 就莫名其妙被選上了。回頭聽真的亂七八糟,但也因此建立了一點信心,覺得自己好像真的可以靠這行過生活。後來我就開始瘋狂投案找機會,到處錄 Demo。
成長過程就像修仙(笑),每次錄音、每個來自錄音師或客戶的建議,都是突破的契機。但說話方式是習慣,很難一學就會,重點是要能「意識到」自己哪裡沒唸好,不斷提醒自己。有時候一個瞬間你會突然突破,但這條路永遠沒有終點,我現在也還在修行。
二、聲線風格與品牌語調調整
Q:您的聲線被認為「渾厚且具層次感」,您在面對不同品牌配音時,會如何調整語氣與節奏?
我自己常說:「配音就是刻板印象的具現化。」促銷廣告大家會預期是急促高昂的,房地產就得穩重大氣。我的原則是:東西越貴,語速就越慢(笑)。
深挖:您在「活力、商務、感性低沉」這三種風格中,哪種最具挑戰?您有什麼宅錄技巧可以分享嗎?
最具挑戰的是「年輕活力、很 High」的稿子。因為我本身是 I 人,放不太開,要在錄音室吶喊真的要我命,而且那類聲音通常 pitch 要高,我音域又不寬,一想到可能破音整個道心都會碎掉!但經歷幾次丟臉後,現在有比較敢一點。
至於宅錄技巧,我沒有什麼獨門密技啦,但我會針對篇幅不大的稿子錄三個版本,做出明顯差異讓客戶挑,順便當作訓練。有時候看到客戶最後選的是我不喜歡的版本,還挺有趣的(笑)。
三、合作歷程:品牌配音的幕後故事
Q:您合作過眾多知名品牌、活動旁白等,能分享一兩件專案中印象最深的細節嗎?
我通常離開麥克風拿下耳機的瞬間,我就會忘記剛剛唸過什麼。印象深刻的多半是我很丟臉的時刻(笑)。有次錄遊戲配音,我以為就是酷帥的角色,結果台詞錄完後開始要配反應聲──什麼摔死、被電、踩陷阱……我整個人跟著抖,表情猙獰到錄音師忍不住笑場,那真的是一場肢體和聲音雙重考驗!
深挖:在合作過程中,曾經遇過什麼挑戰?又是如何克服的?
印象最深是某個過年檔期的汽車廣告,短短十多秒但我錄了一整個小時,就因為裡面有一句台語。我台語發音真的不標準,客戶怎麼聽都覺得怪,最後真的一路重複唸那一句直到客戶妥協選了一個「不太怪」的版本(笑)。
四、宅錄實戰與個人品牌經營
Q:您在 Podcast《對!我們是大嬸》中提過,宅錄與個人品牌很重要,能跟我們分享經營心得嗎?
其實能開始接案的配音員,聲線大多都有市場接受度,在報價差不多的情況下,決定客戶是否選你的關鍵在於:合作體驗。你是否能快速溝通、抓住需求、主動調整,這些都會讓客戶感受到「你很好用」,自然而然就會重複合作,甚至介紹新案源。
深挖:從宅錄設備到面對退稿,您有什麼實用建議給配音新手?
宅錄設備其實不用太高級,我的 Yeti 麥克風用了好多年,旋鈕都壞了還能用。基本上一支幾千塊的麥克風,加上防噴罩與隔音棉就足夠。至於退稿……最重要的還是酬勞有收就好(笑)。喜好是主觀的,有被重錄經驗但只要收了錢,就放寬心。
五、聲音背後的哲學與情感表達
Q:您提到「聲音是品牌的第一印象」,這個觀念如何影響您的工作方式?
每個人都有很多種聲音,根據情境與對象會自然改變,例如講電話的聲音常常與平時不同。聲音的真正功能就是「精準傳遞訊息」,在配音中,若能善用聲音表情,就能提升溝通效率,甚至影響成交機率。這不只在工作,在生活裡也是一樣。
深挖:錄製廣告、有聲書或企業旁白時,您最重視的聲音要素是什麼?
最重視的是「抓到客戶情緒」。同一段稿子可以唸得很不一樣,而意圖與語氣一錯,就會失焦。所以與業主的溝通是關鍵。
六、產業觀察與後進建議
Q:您怎麼看待台灣配音產業未來的發展?
AI 發展真的很快,我自己都怕被取代(笑)。尤其現在大家習慣看短影音,對 AI 聲音的接受度也提高很多。配音本來就有結構與模板,要訓練出能模擬情境的 AI,其實難度不高。
深挖:對想投入配音、廣告旁白或宅錄的新世代,您會怎麼建議?
老實說可以當興趣,但若要靠它吃飯,要有心理準備。像 AOI 當 Vtuber 我覺得是很棒的選擇,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溫度,才是真正難以被取代的價值。
七、收尾語:Gorn 的聲音提醒
Q:您覺得聲音在這個資訊爆炸時代中,還能發揮什麼不可取代的力量?有什麼話想對品牌方或聽眾說?
聲音的用途就是傳遞資訊,而使用正確的聲音,能更有效達成溝通目的。
結語留言
又活過了一天,你已經很棒了!謝謝大家辛苦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