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聲音起源與定位之路:從午休錄音到成為 Siri 女聲
Q:盧怡君老師,您最早是什麼機緣走進配音圈的?當時又如何成為 iPhone Siri 聲音?
不知是不是斜槓始祖~大約在1993年,我還是OL的時候,會利用午休時間出來接廣告。那時候是因為朋友在廣播廣告代理商上班,他們想找一些新聲音,就找我去試音。結果一試成主顧,就這樣進入了聲音的世界。
深挖:成為 Siri 女聲後,對您的職涯與自我期待有什麼改變?
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被選為 Siri 的配音員,直到成為話題才知道!那是個震驚的瞬間。因為是在不知情下錄音,後來才知道那段聲音被應用在 Siri 中。生活上也產生趣事,常常被節目邀請玩「Siri模仿橋段」。雖然配音工作照舊,但「Siri」變成我跟世界社交的方式之一,某種程度上也讓我腦袋更靈光了(笑)。

二、商業配音現場:品牌與語氣的多重變奏
Q:您的聲音曾在廣告、企業形象與政府宣傳中出現,您如何調整語氣與情感?
每一次錄音我都當成是第一次。即使是老客戶,每次訴求其實也不一樣。所以我常笑說自己是「永遠的新人」。錄音現場最重要的,就是看文案、看畫面、聽導演說什麼,然後做出適當的表演。
深挖:錄製福特、長榮等大型品牌案子時,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挑戰?
有一次跟業界大前輩一起錄福特影片,畫面節奏超快,聲音反應超快,收音也超精準……當時雖然我也做了10年以上,但還是壓力山大。不過壓力也帶來成長,那次真的偷學了很多技巧(笑)。
至於長榮的客艙安全廣播,我應該是接替崔家瑞小姐的「下一代」吧!他們當時希望是「年輕甜美感」,剛好跟我本嗓不遠,這個案子倒是很順利地完成了。

三、語音教學與配音導演的現場經驗
Q:您教學多年,學員最常遇到的困難是什麼?
一方面現在想踏進配音圈的人比以前多,但競爭也更激烈。戲劇卡通配音還是偏向傳統產業路線,但商業配音的接案管道現在真的很多。問題是,有些人來不及磨練,就急著上場,結果可能只接一次就沒再被找了。
深挖:您在課堂上強調哪些聲音技巧?有印象深刻的教學時刻嗎?
我目前教的課程包括:一般表達、聲音表情(華訓配音班)、廣告與有聲書、說故事技巧、變聲技巧等等。每一門課都有基本的表現要求,但我最常做的事是「破除大家對配音的刻板印象」。很多人以為配音就是戲劇動畫,我的學生很多在上完第一堂課就驚呼:「原來廣告也是配音!」(笑)
商業配音這個分類,我應該算是早期就開始推廣的那一批。當時就是想讓大家知道:廣告配音也是一門專業技術!

四、用 Podcast 傳遞聲音價值:《大嬸》節目的初衷與共鳴
Q:您與《大嬸》Podcast 團隊合作多年,最想傳達的聲音觀念是什麼?
好。好。說。話。請。說。人。話。
這是我們節目的精神,簡單、但其實很難。
深挖:節目是否有讓您特別感動的聽眾回饋?
有很多學生在報名配音班前,會先去聽我們的節目。他們說:「聽完你們,我更知道這條路怎麼走,也知道該準備什麼。」對我來說,這就是最溫暖的事情了。
(華訓還不來贊助我們《大嬸》,我真的要記恨了啦~開玩笑的 )

五、AI 世代的挑戰與人聲的未來
Q:您如何看待 AI 自動語音的發展與影響?
AI 的趨勢是無法圍堵的。只能接受它,理解它,然後想辦法超越它。關鍵是:「人聲」能走出什麼不一樣的價值?這是我們這一代聲音工作者要一起思考的事。
深挖:給有志走上商業配音之路的新生代,您有什麼想說的?
現在的配音接案方式已經不一樣,不要再侷限在「跟老師混」、「跟著錄音室走」這種模式。你要想清楚:機會來了,你準備好了嗎?
要進來這行,先問自己兩個問題:
過去做了多少練習?
你現在手上有幾把聲音的「武器」?
Are you really ready for this job?